行情首页  >  技术发展

[技术发展]:中国炼油工业发展洞察(一):过去五年炼油工业发展演变

来源: 化工平头哥 2021-09-22


平头哥看到,随着中国石化产业升级,炼油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小规模炼厂在审批及发展中,都将受到严格的限制。这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炼油工业的结构性改革,炼油装置话语权的进一步集中,另一方面,也通过政策手段对中小型炼厂的被动转型。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成品油市场的消费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中国汽油及柴油市场消费增速格局的转变。从今日开始,平头哥会重点调查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现状,为了更好的预测未来炼油工业的发展方向,推出了《中国炼油工业发展洞察报告》,感兴趣的可以添加平头哥微信私聊。

本文,将回顾过去五年内,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变化,揭示发展趋势,提出方向指引。

炼油工业中,主要包括各种油品,行业内俗称的成品油,是指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统称,另外,炼油工业中还有石油炼制的相关副产品,如石油焦、硫磺、重油、润滑油、液化石油气、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




中国炼油工业过去15年中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一次加工能力从2006年的3.46亿吨/年,增长至2020年的9.4亿吨/年附近,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

平头哥看到,在过去5年中,中国新建了云南石化、恒力石化(已投2000,二期未投)、浙江石化(一期)、中科炼化四个千万吨级炼厂,改扩建了惠炼二期和泉州炼化两个千万吨级炼厂,并将华北石化、弘润石化、洛阳石化、大庆石化四家炼厂升级为千万吨级炼厂。过去5年中,中国的新建企业数量要较少,多以改扩建为主,并且还有众多淘汰的企业,这也可以看出,未来5年中国的炼油工业以整合和提质为主,对新进入者实行了较大的限制。



   
从经营主体看,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为主,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化、民企、外资及煤基油品企业等多元化主体参与的中国竞争格局进一步发展。中石化从2016年的2.6亿吨,增长至2020年的3.3亿吨;中石油从2016年的1.9亿吨,增长至2020年的2.1亿吨。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传统民企为获得原油进口权和进口原油使用权,主动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以浙江石化、恒力石化、盛虹炼化等为代表的“化工为主、炼油为辅”先进炼化一体化炼厂加速崛起。




 
从分区域的情况来看,随着新增炼能向主要消费地集中,传统的成品油“西油东进、北油南下”流向格局在不断变化,其中跨区域的成品油供应格局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区内的自给自足。从地区布局看,2020年,华东、东北、华南三大炼油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其他区域的炼油能力也在缓慢增强。



 
过去五年内,中国的炼油格局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的驱动力在于对炼油结构性升级,其升级的本质在于提高炼油企业的国际化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目的。平头哥认为,随着中国对炼油结构的升级转变,未来炼油工业将会呈现民进国退的大趋势,大型民营企业或将成为中国炼油工业的重要代表。

关于对中国炼油工业的分装置、分产品的分析详情,可以参与《2022-2030年中国炼油工业发展洞察报告》,助力中国炼油工业发展,提升炼油企业市场竞争,把握炼油行业发展趋势!



-

化工

购物车 0

不要让您的购物车空着哦,买试剂买原料
如果您已添加过宝贝,那就赶紧登录查看吧

投诉建议

  • 咨询类别
  • 问题描述
  • 联系人电话
  • 联系人

化工圈APP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