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哥认为,在全球化工行业中,碳中和是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大趋势,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向,就是对目前能源的有效替代,而新能源成为全球各国发展的重点。面对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疫情后的经济复苏突破口选在了“绿色复苏”上,其中包括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 平头哥根据EVvolumes统计数据看到,尽管2020年的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汽车总销量下滑了14%,但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却在2020年逆势大涨,达到320万辆以上。根据EVvolumes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的销量为324万辆,而2019年同期为226万辆,同比增长了43.36%。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代表的锂离子电池需求,也在呈现井喷状态。 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汽车用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7%,达到137GWh。中国市场增长放缓,2020年我国电池装车量累计63.6GWh,同比增长2.3%。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倡导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在40%左右,到2025年有望超过800万辆,以此计算出,我国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将呈现40%的增速高速增长。 平头哥之前写过关于《这个发明是否有望冲击现有的能源体系?》文章,分析过关于新能源电池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冲击,特别是钠离子电池对目前中国锂能源的影响,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浏览。 2021年4月IEA出版的研究报告《关键矿物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The Role of Critical Minerals in Clean Energy Transitions)显示,随着各国逐渐向清洁能源迈进,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进程加速,2040年锂的需求可能会比现在高出50倍,这意味着世界将面临锂的严重短缺。中国发展新能源,主要是为了摆脱现有石油能源的依赖和束缚,而如果新能源中的锂能源存在严重的短缺,那么中国的新能源战略,也将步石油能源的后尘。 平头哥认为,由于锂资源的全球区域分布不均以及控制权高度集中,锂电市场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又是全球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市场,将会受到拥有锂资源国家的控制和约束,从而无法真正实现能源自由的目的。 中国锂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受到生产工艺制约十分严重,其中用于电池级的碳酸锂,需要拥有较高的资源品位属性,高纯属性,而这样的碳酸锂,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而中国优质资源的锂资源储量十分稀少,所以就形成了对进口资源的严重依赖。 根据未来5年全球碳酸锂的生产企业规划来看,其中规模化企业如赣锋锂业、SQM、天齐/ALB等,将会成为未来5年内全球碳酸锂的主要生产企业,市场份额达到15%及以上。而随着对全球碳酸锂的需求大幅增长,也将会延伸更多的中小规模碳酸锂生产企业,但无法撼动全球龙头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