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首页  >  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如何做好危废处置,建立环保化工园

来源: 摩贝原创 2021-12-07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一直以来,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能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探索化工园区安全、绿色发展模式,加强对区域内危险废物处置的安全风险把控,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着力将中化专属泉惠石化园区打造成绿色、安全、智慧化工园区典范。近日,园区内福建兴业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兴业东江)承担起为当地医疗点处理医疗废物的职责。

企业微信截图_20211207173816.jpg

筑牢疫情防控线,他们是“幕后英雄”

在福建泉州的泉惠石化园区,有一家专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单位,它就是中化泉州园区参股企业:兴业东江。作为泉州市及惠安县指定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单位,兴业东江在2021年成为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阵营中的重要一环,协助当地医疗点处理医疗废物。

“及时有效安全处置医疗废物,是我们的承诺。”兴业东江总经理周雄伟说。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医疗废物列入第一号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如果处理不好,其中的病原体、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可能对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等造成污染。同时,医疗废物还有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兴业东江由中化泉州园区公司与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资组成,公司的日常业务是工业和市政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021年承担医疗废物处理任务,是他们响应号召、发挥专长、展现担当和作为的一次实践,应急转移的医疗废物均已在焚烧回转窑内处置完毕,有效保障了福建泉州地区医疗废物处置安全。

向危废“亮剑”,谱写安全环保新篇章

企业微信截图_20211207173827.jpg

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国家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和“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典型”双示范典型项目,兴业东江以工业废物无害化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为核心,拥有焚烧、物化及固化填埋的处理资质,建有焚烧车间、物化车间、稳固化填埋车间和洗桶车间四条危险废物处置生产线,处置能力达71500吨/年,可处理危险废物名录46大类中的42大类,处理能力覆盖危险废物名录中90%以上的危险废物,是福建省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资质最齐的企业之一。公司连续3年稳定运行,无安全、环保事故,各项污染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年危废处理量、单位处理成本和综合效益都处于福建省危废企业的领先水平。

兴业东江根据入场废物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整体上遵循“废物核准、签订合同、废物运输、废物暂存、废物处理”的流程,有焚烧处置、物化处置、稳固化填埋处置、洗桶回收四种处置方式。除了为企业提供危险废物收集、打包、处置等相关业务,兴业东江还对泉州市区域内的工业废物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稳定化及无害化的终端综合处置,助力提高泉州市工业危废处置能力。

在国家大力实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化能源积极探索化工园区绿色发展模式,推进化工园区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建设。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已成功入选全国“绿色化工园区名录”,成为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选单位。公司积极发挥园区对化工产业链一体化集约发展的作用,在产业规划、空间布局、能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危废处理行业主要存在三大难题及危废处理建议

01危废处理存在缺乏全面规划、制度设计缺陷多、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

“目前,全国具有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山东、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危废排放的重点省份处理能力不足。在管理上,危废的贮存、收集、运输环节的“盲点”和“堵点”较多,缺少完善的制度安排,不少地方的危废转移联单依然采取落后的纸质化管理,很容易伪造、变更,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同时,危废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区县一级缺乏专门的危废管理人员”

02危废处理行业存在产业缺口大、产能利用率不足、恶性竞争等问题

首先,危废底数不清,处理能力存在缺口。上述执法检查报告提出我国工业危废产生量4000万吨,但根据我们的调研,我国危废实际年产量约在8000万吨以上,而目前具备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的处理能力为6471万吨,与实际排放之间存在缺口。其次,产能利用率低。据环保部长李干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上提供的数据,危废处理能力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1/4左右,其他来源的数据也同样显示现有产能未能充分利用。此外,危废处理行业除了面临着新建项目审批复杂、落地周期长、回收成本慢、利润低的困难外,近几年更是由于跨界经营和资本方的争先布局、跑马圈地、抢夺人才,引发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出现规模效应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利润率下滑和实际处理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03三是产生危废的相关企业还存在管理混乱、违法处置等问题

一些企业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完善的危废管理制度,或者制度落实执行不力,有的甚至放任“跑冒滴漏”等所谓的生产漏洞长期存在,企业的危废处理压力减少了,但社会的潜在环境风险增加了。故意违法处置危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近几年,各种关于各类企业偷排、偷埋、混装处理危废被发现的新闻常见诸报端。不少企业在开办之初就采取阴阳设计图、明暗管双排污系统、厂区内预留地下填埋空间等方式,为偷排、偷埋作好准备。这是没有丝毫社会责任的违法行为。

三大危废处理行业建议

01加强对危废处理行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强政策的倾斜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危废处理行业。二是加强对危废处理相关研究项目的支持,鼓励技术创新,牵头实现产学研结合,为新技术快速应用提供适当的创业扶持。三是对区域性危废处理模式进行科学布局,对于产业集中区域应当强制配备危废处理企业;对于地广人稀、危废来源多为医疗废物等的地区,可以探索建立危废的储存、转移、集中处理制度,尽可能提升危废处理的效率。”

02纳入节能环保产业及绿色发展的规划布局

“将危废处理作为必选项,纳入各地的工业园区规划之中,凡是新上马的园区,必须要配套危废处理企业;对已经建成投产的园区,如果缺乏危废处理企业的,要尽快引进和上马。同时,规划中需要有超前意识,给危废处理企业预留足够的土地等,以便其根据需要扩大产能,应对急剧增长的处理要求。另外,还要结合产业特点和行业规律,利用科技创新,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和开展园区的循环化改造,使部分危废变废为宝,成为其他企业的产品原料。”

03依托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提升危废监管水平

“一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掘信息披露制度等的优势,要求大量使用危险物质或排放危废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披露相关信息,有利于社会公众的监督;同时,利用新媒体和开设专门的环保直播频道,既可以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相关状况进行全天候信息公示,又可以让民众通过直播对排污等情况进行实时举报。二是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的数据开放,依托大数据手段,通过综合分析发现企业的数据异常,开展重点监察。三是强化技术装备的升级,利用无人机、远程监控等新技术手段,减轻监管人员的负担,提升监管效率。同时提升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的技术含量和防伪水平,使之更难伪造,更易溯源。”


-

危废处置 环保化工园

购物车 0

不要让您的购物车空着哦,买试剂买原料
如果您已添加过宝贝,那就赶紧登录查看吧

投诉建议

  • 咨询类别
  • 问题描述
  • 联系人电话
  • 联系人

化工圈APP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