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
您对摩贝网站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在本页面反馈,我们会每天关注您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 摩贝视野 2016-12-20
上海石化概况
上海石化是中石化的控股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成品油、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的生产企业。公司现有炼油、化工、塑料、化纤等主要生产装置72套左右,业务类型主要有炼油、石化中间品、塑料树脂、化纤和化工品贸易五大板块。
上海石化股权结构分析
图 1 上海石化股权占比及控股公司示意图
数据来源:上海石化年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石化的最大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50.65%,其次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控股比例在31.98%。另外,上海石化拥有14家下属公司股份,其中控股公司有10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海金菲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上海石化与美国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LP组建的合资企业,拥有5万吨全密度聚乙烯生产装置,其技术采用美国CPChem的环管淤浆法技术。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BP华东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按30% 、20% 、50%的比例出资组建的,总投资额约27亿美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之一。
上海石化产业链结构分析
上海石化产品产业链较为复杂,根据装置性质,可以分为炼油和化工两大类,根据产品性质,可以分为炼油产品、中间基础化工原料产品和聚合物产品。从上海石化的产业链结构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上海石化拥有完整的炼油产业链结构,从原油到石脑油的化工应用,以及C4产品的深度加工利用,产业链条延伸较长,产品线丰富;其二,产品线发展呈现的多样化性,上海石化产业链产品包括了油品、基础化工品、聚合物产品、化纤等产品,产品的多样性能够有效增强上海石化的市场抗风险能力。
图 2 上海石化主要装置及产品流程图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从上海石化下属公司看到,上海石化控股20%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拥有以乙烯为源头的下游丰富产品线,产业链也较为复杂。据了解,上海赛科拥有109万吨乙烯裂解装置,是目前世界上单线产能最大的乙烯装置之一,以乙烯为源头配套的下游装置规模,也达到了世界级规模能力。上海赛科产品包括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甲苯及副产品等,综合产品产能超过300万吨/年。
图 3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产业链流程图
数据来源:上海石化年报
上海赛科石油原料石脑油资源,一部分来源于上海石化内部直供,另一部分来源于市场供应,包括国产供应和和进口资源。上海赛科丰富的产品线,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波动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为上海石化业绩增长提供充足动力,特别是低油价及成品油地板价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保障。
上海石化业务类型及产品未来预期
根据上海石化最新年报可以看到,石油产品是上海石化所有产品线中的利润占比最高、成本最大、营业收入占比最大的产品种类,其中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三大主营产品,从石油产品的产量来看,成品油(汽油和柴油)的产量占到石油产品的80%以上,是上海石化主要产品结构。
表 1 上海石化不同性质业务占比
数据来源:上海石化年报
从上海石化2015年报看到,2015年上海石化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总产量达到897.59万吨,占到所有产品产量的65%,成为主要产品结构。另外,2015年上海石化利润总额大幅增长,与原油低价和成品油地板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表 2 上海石化加工量及产量预期
数据来源:上海石化年报
未来原油呈现震荡缓慢上涨趋势,油价反弹仍将利好炼油企业,一方面是基于下游产品价格波动与原油一致性逻辑推断,另一方面是基于油品上涨将激发下游产品的需求热情,从而带动产品的销售逻辑推断。根据原油上涨与下游产品的同向波动逻辑推测,未来上海石化原油加工量呈现缓慢增长态势,预计2016年原油加工量有望达到1600万吨左右,2017年在原先基础上继续增长50万吨规模。
根据原油与下游产品产量固定比例计算,石油产品产量将在2016年突破千万吨规模,基础化工品及聚合物产品的产量也将继续增长。另外,卓创资讯还认为,如果原油在未来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上海石化石油产品产量增速将超过预期,下游化工品产量也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未来炼油及乙烯景气度分析
1、炼油行业将保持较高景气度
从2015年开始至今的炼油毛利润空间波动看到,炼油利润空间增长受益于原油低价和成品油价格未做调整直接影响,炼油利润显著增厚。根据发改委1月发布的通知,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设立专项账户存储,经国家批准后使用,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截至1季度末具体管理办法尚未出台,炼油板块受益于地板价支撑,在过去一年内利润丰厚。
图 4 全球炼油能力变化(桶/天)
数据来源: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卓创资讯
中国炼油产能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但盈利水平改善。在上一轮投资高峰中,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从2011年的5.4亿吨增加到2014年底的7.02亿吨,平均增速约9.2%。预计2016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增加1800万吨,加上淘汰的落后产能1285万吨,一次加工能力净增长约515万吨,同比增长约0.7%,增速继续放缓。
从需求层面来看,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加之汽车销量增速回落,我们预计成品油需求增速将继续放缓。预计未来3年,实际GDP增速从7%逐年小幅下降至6.5%附近,单位GDP消耗汽油、柴油、煤油量年均变化幅度为-1.0%、-5.0%、-2.0%,则2016-2018年,中国汽油、柴油、煤油消费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5%、+1.2%、4.4%。以此分析,卓创资讯认为2016年中国炼油行业供需矛盾将进一步趋向缓和,炼油行业有望保持2015年较高景气程度。
2、乙烯行业景气度继续提升
图 7 全球乙烯产能及变化率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2016年全球乙烯将新增产能380万吨/年,总产能有望达到1.63亿吨/年,同比增长2.5%。预计行业平均开工率将从2015年的85%左右继续上升至约92%左右,维持较高水平开工率。
未来全球乙烯产能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北美地区的乙烷裂解装置和中国的煤制烯烃装置。但是,由于目前原油价格偏低,导致乙烷裂解和煤制烯烃经济性较差,造成了多数项目延期及搁浅,从而拖累了乙烯产能的增长速度。
图 8 不同工艺生产的乙烯成本对比
数据来源: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显示,乙烷裂解生产的乙烯成本约在290-350美元/吨区间内,而石脑油蒸汽裂解生产的乙烯成本仅有300美元/吨左右。另外,煤制烯烃生产的烯烃成本约在4500元/吨左右,而石脑油裂解生产的乙烯成本在4300元/吨左右。相对而言,蒸汽裂解生产的乙烯成本较其他工艺竞争优势明显。
煤制烯烃毛利虽与传统石脑油蒸汽裂解工艺同向波动,但两者之间利润差距达到近2000元/吨,利润差距非常大。由此也可以看出,蒸汽裂解工艺竞争力最大。
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国际原油在50美元是煤制烯烃经济性的转折点,当国际原油高于50美元时,煤制烯烃工艺才会逐渐实现盈利。以原油未来呈现震荡上涨趋势为前提,未来煤基和油基乙烯开工明显分化情况将逐渐缓解,但油价短期内突破50美元概率不大,预计2016年乙烯差别化工艺竞争不明显,蒸汽裂解工艺仍将是乙烯生产的主流工艺选择。
由于原料价格低位及不同工艺的竞争不明显,加之乙烯未来需求的持续增长预期,预计乙烯产业未来景气度将继续提升。
上海石化未来盈利预期
表 3 上海石化未来盈利预期
来源:申万宏源
通过分析,未来炼油和乙烯产业景气度的提升,将给上海石化带来更大盈利预期。首先,国内成品油地板价对上海石化业绩带来较大支撑,其次,上海石化两大主营产业炼油和乙烯在未来景气度居高不下,产品高盈利水平也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企业未来盈利预期,最后,无论油价涨跌,完善的产业链优势都将在油价波动中获益。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上海石化未来盈利预期仍将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如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需求降低、国家油价大幅上涨给煤基烯烃的生产创造的发展空间,以及成品油消费的再次上调将侵蚀上海石化的利润空间等。
上海石化:炼化版块中的标杆
由于我国对炼化企业上市的政策限制,导致诸多与油品加工相关的优良资产无法实现资本化运作,这也限制了投资者在炼化板块中的投资空间。纵观中国炼化市场,拥有一次加工能力的企业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华锦股份、沈阳化工、上海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等,除了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炼化主力外,从主营业务占比及炼化综合实力来看,上海石化已成为炼化板块中的标杆。
在国际油价仍然低迷的大背景下,全球石油公司不断削减开支,造成炼油和乙烯新增产能放缓,供需矛盾得以缓解。另外,国家制定的成品油地板价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炼油企业的利润空间,油价反弹也将造成乙烯产业链产品的需求改善,两者叠加将为上海石化创造更大利润空间,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的大幅增长印证了此推导逻辑的准确性。
从长远来看,炼油和乙烯工业的持续高景气特性,将在未来为上海石化创造持续盈利预期。从自身发展来看,上海石化专注炼化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链下游延伸较长,从而有效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和产品的周期性风险,加之依托中国石化强大实力为后盾,上海石化未来发展必将受到更多资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