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首页  >  市场

[市场]:中国石化市场档案(档案编号:0001)

来源: 摩贝视野 2016-12-20

姓名:中国石化市场

性别:中性

籍贯:中国

年龄:67岁(与共和国同岁)

外貌:见下图

图1 中国C2-C8的主要产业链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体重:

中国已成为全球石化产品最大的消费国,石化产品市场需求占全球的29%。2014年中国乙烯产能2000万吨左右,排名全球第二。2011-2014年中国乙烯新增产能超过全球新增产能的50%,成为推动全球乙烯增长的主要动力。再加上中国农药、印染、纺织、表面活性剂等众多石化产品的产量都位列全球首位,中国已成为全球石化产品最大的生产国。

表格 1  2014年全球十大乙烯生产国/地区

blob.png

数据来源:Oil&Gas Journal


饮食状况:见下表

表格 2 中国主要大宗化学品的不同工艺原料占比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健康状况:

中国的整体石化水平仍落后于世界水平。此外,中国是石油资源短缺国,目前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60%左右;近年来外贸环境也愈来愈恶化,这些都对中国的石化产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石化产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未来潜力:

乙烯产业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龙头产业,中国乙烯市场仍呈现明显的当量不足局面,未来可能会适当增加乙烯产能,保证石化源头的供给。

中国已成为全球煤制烯烃项目最为集中的国家,现阶段国内对煤制烯烃较为支持,但也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政策。外采甲醇制烯烃企业竞争力将会下降,延伸产业链乙烯、丙烯配套下游多样化发展是煤制烯烃的必要选择;煤治芳烃方面,MTA-混芳发展严重受限,MTA-BTX发展前景良好将成未来煤化工投资热点;煤制高级烃方面,目前国内尚无相关工业装置,可能会加大研发。目前中国LPG深加工产业主要以烯烃深加工为主,烷烃深加工利用单一,具有代表性的为正丁烷制顺酐工艺。原油加工过程中的C4烯烃资源深度利用,将成为非主营企业拓展下游产业链的主要方式,这种趋势已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状态。

中国LPG的主要供应商中石油、中石化已分别完成统销,“寡头”时代来临。主要LPG供应商将尝试整合上下游,做全产业链。中国的碳四资源已经从简单的燃料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芳构化装置产能达到千万吨之巨,烷基化装置成为下一轮新的碳四综合利用的引爆点已是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观点。

中国甲苯可能会重点发挥芳烃联产一体化优势,继续用于生产纯苯、二甲苯或更能合理控制芳烃产品的平衡状态。

中国盐化工近年来扩展速度太快,产能严重过剩,可能会注重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产能优化重组、装置逐步向西部转移、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发展循环产业链模式以及化工综合园区的建立将成为氯碱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天然气化工产业将日渐萎缩,未来限制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项目,将鼓励将气头尿素转为煤头尿素;禁止新建或扩建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及甲醇生产下游产品装置。综合看,中国天然气产业未来主要的利用模式为城市燃气、车用燃料、部分天然气发电项目。

煤制油是中国保证能源安全的战略性选择,政策性扶持仍将成为煤制油行业发展的重点。此外仍会加大研发投入,煤制油技术方面的突破是煤制油的关键因素。

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短期内难以解决开发技术及价格的问题。长期来看,中国的页岩气产业也主要是能源板块的有益补充。中国的页岩气产业对天然气化工影响不会太大,也难以扭转中国天然气化工未来增速减缓的趋势,气头化工将持续让位于煤化工。中国页岩气开发对天然气化工的影响中短期看气量,中长期看气价。中短期内,中国的页岩气对烯烃产业的影响不会太大。但中国的页岩气富含凝析液,未来技术若取得突破,则有可能在“三烯”“三苯”等产业都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精细化工产业链初具规模,但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国内精细化工年均总产量占据世界首位,但精细化率仅40%,远落后于65%左右的世界水平。结合中国精细化工市场面及政策规划面分析,跟建筑、采矿、能源、交通密联系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专用化学品、催化剂及各种助剂将是未来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精细化工品种。

-

煤化工 甲苯 石化 乙烯

购物车 0

不要让您的购物车空着哦,买试剂买原料
如果您已添加过宝贝,那就赶紧登录查看吧

投诉建议

  • 咨询类别
  • 问题描述
  • 联系人电话
  • 联系人

化工圈APP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