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
您对摩贝网站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在本页面反馈,我们会每天关注您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 摩贝视野 2016-12-20
全球石化市场格局的演变
30年前,美国、日本和西欧统治着全球石化工业,当时这三个地区石化产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强。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石化世界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中东地区有丰富廉价的原料资源,早期以原油出口为主,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国际化企业开始在中东地区投产石化装置,中东石化产品的产能全球占比逐年提高。中东地区虽有原料优势,但其石化产品需求不高,需求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因而这就造成中国石化产品深加工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石化市场除了传统的“三强”外,又形成了以原料为优势的中东市场和以消费为主的中国市场。
图1全球重点能源和石化产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ABB企业数据
全球石化产业主需求区已发生较大的转移
2004年北美、西欧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石化产品需求占到全球的74%,是全球主要的消费地;2015年这些地区的消费占比降到46%,11年中下降幅度高达61%。中国是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2004年中国需求仅占全球的14%, 2015年中国消费占比高达29%。从全球的整体石化产品消费市场看,石化产品市场正在从欧美发达国家向中国、中东和其他国家转移。
图2全球石化产品市场需求分布图
数据来源:MOLBASE
全球乙烯产业分析
全球石化产品中,乙烯最具代表性。乙烯的生产规模、产量和技术标志着一个国家石化工业的发展水平,乙烯装置开工率的是衡量石化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乙烯装置开工率提高,会伴随着石化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以及景气度的回升。
从全球乙烯产能变化量看,亚洲和中东地区是增长最多的地区,而北美地区是下降最多的地区。从全球乙烯的需求变化量看,2004-2015年平均每年增加350万吨左右,2007年经济危机爆发,导致2008年的乙烯需求量大幅下挫。乙烯开工率在2004年到达顶点,之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但整体趋于平稳,开工率维持在84%左右。
图3全球产能变化量、需求变化量及乙烯开工率趋势图
数据来源:MOLBASE
石化工业是一个强周期行业,一般为6-8年。在2001年“9·11”事件导致全球石化产品市场疲软,严重影响了世界石化工业。经过了2002年和2003年两年的行业复苏,上一轮景气阶段始于2004年,经过四年的繁荣,世界石化工业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步入周期下降通道。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衰退并于2008年底09年初达到谷底,从而引发了世界石化市场的大震荡,2008年,石化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都在50%以上,石化工业进入周期谷底。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全球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止跌企稳,2011年缓慢回升,2012年继续调整。2012年世界石化工业调整幅度较大,全球乙烯装置开工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之后由于经济景气度下降,全球石化一直处于弱周期调整阶段中。
2015-2025年全球石化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石油化工仍是现代化工的主导产业。前几年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以煤、天然气、页岩气、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替代路线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 乙烯原料的多元化将加剧世界乙烯及其衍生物的市场竞争。最近2年石油价格的暴跌似乎给了石油化工品更强的成本优势支撑,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原料多元化仍将成为化工产业发展的趋势。
未来10年,世界石化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石油价格缓步上涨,并逐步溢过前高,石油价格高企仍将是石化产业最大的阻碍;
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竞争进一步加剧;
技术进步将是推动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前进的主要动力;
原料多元化成为战略重点;
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产业联合、临港基地已经成为基本趋势;
以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技术引领发展;
低碳经济成为热点概念;
精细化工(含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快速发展,精细化率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全球石化市场需求重心继续从西欧和北美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同时,各地石化原料的变化使得全球石化生产重心将转向具有成本优势的中东和北美地区,进而导致石化产品生产格局和贸易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将有更多石化产品从北美、中东出口到亚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