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首页  >  市场

[市场]:中国乙烯产业链市场档案(档案编号:0002)

来源: 摩贝视野 2016-12-20

姓名:乙烯产业链

外貌:见下图

图表 1 中国乙烯产业链流程图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体重:

乙烯产业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龙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发展目标是石脑油路线制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70万吨/年以上,烯烃原料多元化率达到20%以上,形成3个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随着近几年国内众多乙烯装置的投产,以及国内乙烯单套装置平均产能逐步提升,截至2012年单套产能已增长至70万吨/年,至2015年国内乙烯生产工艺中单煤或甲醇制烯烃产能占比增长至5%。需求上,一方面国内乙烯下游产能增长明显,消耗量快速增多,导致乙烯供应缺口扩大,另一方面乙二醇、苯乙烯的进口量仍旧较大,使得乙烯市场仍呈现明显的当量不足局面。


家族情况:

父亲:乙烯

随着多套大乙烯以及国内煤制烯烃项目(MTO)的投产,乙烯的产能仍维持较快增长,但以上项目产能的提升多伴随其自身下游的同步扩能,因此国内乙烯现货需求仍有较大的缺口,进口依存度逐年上涨,进口量复合增长率高达12.3%。

表格 1 乙烯产品相关数据(单位:万吨)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家族子女概况:乙烯下游产品消费

从国内的乙烯下游消费比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及环氧乙烷是消费主体。其他产品包括聚氯乙烯、醋酸乙烯、EVA、氯乙烯、二氯乙烷,或其产能偏小,或目前工艺多是电石法,对乙烯消耗甚少。因此以下乙烯产业链的具体分析将选取主要下游:聚乙烯,乙二醇和环氧乙烷。

图表 2 2015年国内乙烯下游衍生物消费比例示意图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长子: 聚乙烯(PE

2007-2015年的国内聚乙烯在大乙烯及煤化工的带动下,维持产能的快速增长,但受国内装置开工及需求的影响,产量增速偏低。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的聚乙烯产品仍较大的倚赖进口,其中高端料(也就是专用料,目前技术获得相对困难,国内石化厂家也正逐步研发。进口的专用料主要用途包括瓶盖料、医疗器械、汽车内饰及油箱等和家电外壳)补充国内需求的缺口;中东普通料(主要用于膜制品,例如牌号218W、118W、21HN相当于国内7042,用于生产包装膜、农膜等;低压膜料牌号7000F、00952、EX5相当于国内6098、9455F、MH602,用于生产垃圾袋、文件袋、塑料袋等;高压膜料牌号2102、2100TN00相当于国内2426H、2426K,只要用于膜制品)凭借低成本的优势,增加了不少出口到中国的数量。

表格 2 乙烯产业链下游PE产品相关数据(单位:万吨)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PE产量折合乙烯消耗量系数为0.99


次子:乙二醇(EG)

2007-2012年国内EG产量增长率高于产能,2010年以来新增乙烯法装置有限,煤制乙二醇装置建设红火。2010-2012年国内乙二醇需求结构未发生变化,大约有93%的乙二醇用于生产聚酯(PET),约3%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剩余4%用于生产防冻液及其他。近年来,下游聚酯高速增长,EG供应缺口庞大,截止2015年,进口依存度高达68.9%,供应缺口近850万吨/年。

表格 3 乙烯产业链下游乙二醇(EG)产品相关数据(单位:万吨)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1、MEG产能2013年新增部分包括宁波禾元50万吨MTO法装置,武汉石化28万吨乙烯法装置(因技术指标暂时达不到聚酯使用要求,因此煤制产能暂未统计在列);2、MEG产量统计数据根据检修安排计算得出3、进出口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海关编码为29053100;4、EG产量折合乙烯消耗量系数为0.65。


三子:苯乙烯

近几年中国苯乙烯产能和产量逐年增加,进口依存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出口增速高达73.4%表明供应面的增长加速了出口行业的扩张。就国内供需情况而言,苯乙烯供不应求局面仍将持续存在。未来几年内,国内苯乙烯产能增速将保持在11%左右,对乙烯需求量保持同步增长。

表格 4 乙烯产业链下游苯乙烯产品相关数据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1、苯乙烯对乙烯的单耗为29%;2、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3、苯乙烯产量折合乙烯消耗量系数为0.29。


四子:环氧乙烷(EO)

2007-2012年国内EO产能及产量维持快速的增长,尽管中石化产能仍占据垄断地位,但高利润使得民营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带动了产能的快速增长。EO下游除去联产乙二醇外,其商品量下游主要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减水剂单体、聚醚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减水剂单体约占62%的需求比例。 “十二五”规划中,计划铁路基建项目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左右,使得聚羧酸减水剂市场将有长远且强劲的需求表现。受此影响,EO的表观消费复合增速较快,但国内基本无进口量的补充(环氧乙烷易燃易爆,性质十分活泼,不易长途运输),因此国内EO行业开工相对稳定。

表格 5 乙烯产业链下游EO产品相关数据(单位:万吨)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EO产量折合乙烯消耗量系数为0.8


乙烯家族发展前景:

从乙烯产业链复合增长率对比表中看,产能产量增速方面,PE复合增长率与乙烯大致相当;EO的产量增速是乙烯的2倍多; EG产能增速比乙烯高80%,产量增速良好,整体行情开工率尚可。进出口方面,乙烯进口增长率数字较大,主要受化工类下游EO、EG表观消费快速上涨的带动。因此综合数据判断,国内乙烯产业链仍维持健康发展的态势,尽管国内仍有大量煤制烯烃(MTO)项目在推进中,但基本有相应下游产品的配套,对国内乙烯现货供应缓解仅是杯水车薪,因此乙烯供应缺口仍需进口资源的补充

表格 6 2007-2015年乙烯产业链复合增长率对比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

乙二醇 苯乙烯 石化 乙烯

购物车 0

不要让您的购物车空着哦,买试剂买原料
如果您已添加过宝贝,那就赶紧登录查看吧

投诉建议

  • 咨询类别
  • 问题描述
  • 联系人电话
  • 联系人

化工圈APP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