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
您对摩贝网站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在本页面反馈,我们会每天关注您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 摩贝视野 2016-12-20
中国甲醇的供应地集中在西北地区
经MOLBASE统计,2015年国内甲醇的有效产能5521万吨,其中大部分产能集中在西北地区,这跟甲醇生产的原料有很大的关系。
表格 1 2015年中国主要甲醇厂商产能统计列表
数据来源:MOLBASE
目前甲醇生产工艺中,主要使用煤炭、天然气和焦炉气这三种原料。基于中国贫油富煤少气的状况,国内甲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占到甲醇总产能的一半以上。而西北作为国内的煤炭主产区,也相应的集中了国内的甲醇输出。
图表 1 2015年国内甲醇产能(按生产原料)占比
数据来源:MOLBASE
从甲醇产能地区分配比例中可以看出,西北甲醇产能独占鳌头,而且产能较大的装置也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多为焦炉气制甲醇,排第三位。西南地区多数为天然气制甲醇,因为天然气限气,当地整体开工负荷较低,产量相对较低。
图表 2 2015年国内甲醇产能地区分配比例
数据来源:MOLBASE
中国甲醇需求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中国甲醇下游需求最多的地区为华东地区,2014年占比达到36%,其次为华北地区,占比24%。近几年西北地区的甲醇需求有一定量的增长,这是因为国内新兴煤化工发展迅速,尤其是西北地区以甲醇制烯烃为代表的项目。
甲醇的需求格局跟它的下游直接相关,目前甲醇主要的下游甲醛、二甲醚等都是用在胶粘剂、家具行业的,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耗集中在东南沿海,因此华东地区也成为了甲醇下游需求量最大的地区。
图表 3 2015年国内甲醇下游格局
数据来源:MOLBASE
预计未来中国甲醇下游消费地区仍集中在华东、华北等地区。随着新型煤化工产能的增长,西北地区下游需求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推测复合增长率在25%-30%。但考虑到煤制产品下游占全国总需求量比重偏低等因素,西北地区仍不能成为甲醇主要消费集中地。
图表 4 2012-2014年中国甲醇消费地域格局演变
数据来源:MOLBASE
甲醇的输出地主要在西北地区,而输入地在东部沿海,存在严重的分离错位状况。根据图表5的显示,其他几大供需地区如西北、华东、华北、西南等,也都存在巨大的产销分离情况。
图表 5 2015年中国甲醇供需地域格局(占比)
数据来源:MOLBASE
甲醇行业的物流运输情况分析
甲醇的输出地与输入地严重错位,因此甲醇的运输就显得至关重要。甲醇的运输方式分为管道运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这几种。国内甲醇的管道并不发达,主要还是依靠其他几种方式。就现有运输模式来看,甲醇运输以汽运为主,铁路运输、水运其次。目前市场上配有车皮运输的企业不足十家,均为西北企业;而华北、山东、华中等地货源多采用汽车运输;川渝、两湖及安徽等地部分货源可采水运模式;华东、华南市场的进口货较多,当地货源多通过外轮水运至沿海港口。
年产60万吨甲醇的生产企业,一年需要外发1.7万车次以上的甲醇。而内蒙、陕西地区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甲醇产区,保守估计年发运甲醇在10万车次左右。这些甲醇的运输综合采用了汽运、火运、船运等方式。
青银高速和京藏高速是西北甲醇汽运的两条生命线
公路运输方面,在西北、华北和华中地区,有两条公路对甲醇运输来说至关重要,一条是青银高速公路,另一条是京藏高速公路。
青银高速公路(图中红线部分)是青岛-银川高速公路,规划里程1513km,通车里程1466km。起点为山东省青岛市,主要途径潍坊、淄博、济南、石家庄、太原、离石、靖边、定边,终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主要涉及到的企业包括:榆天化(陕西榆林市)、兖矿榆林(陕西榆林市)、神木化工(陕西榆林市)、蒙大新能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世林工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金成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山西大土河(山西吕梁离石)、益达化工(山西介休)等。这些企业的甲醇总产能约36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6.5%左右。
京藏高速公路(图中绿线部分)是北京-西藏高速公路,规划里程3718km,通车里程1830km。该高速公路起点为北京,主要途经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银川、吴忠、中卫、白银、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其中银川至中卫段与G70福银高速公路重线。主要覆盖到的企业包括:内蒙古久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内蒙古新奥达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内蒙古东华能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内蒙古易高三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伊东东方能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这些企业的甲醇总产能约34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6.2%。
图表 6青银高速和京藏高速上的甲醇运输路线
数据来源:MOLBASE
西北地区甲醇的综合运输路线(除单纯汽运以外)
当前,西北地区甲醇外发还通过汽运、火运及船运相结合的方式对华东地区进行输送。主要路线有以武汉为中转经长江船运至华东地区、以秦皇岛及天津为中转经海运至华东及华南地区、经铁路直接外发华东及华南地区。
图表 7西北地区甲醇的综合运输路线
数据来源:MOLBASE
几个重点甲醇生产企业的外发路线及运费举例
陕西长青(产能:60万吨/年)
物流路线:陕西宝鸡汽运至武汉,武汉船运至江苏。
内蒙博源(产能:135万吨/年)
物流路线:内蒙古鄂尔多斯汽运或火运至秦皇岛,秦皇岛船运至江苏或广东。
青海中浩(产能:60万吨/年)
物流路线:青海中浩厂区直接装火车至江苏南京。
新疆广汇(产能:120万吨/年)
物流路线:新疆广汇汽运短驳至车站,火运至江苏南京。
宁夏宝丰(产能:172万吨/年)
物流路线:宁夏宝丰汽运短驳至车站,火运至山东淄博。
一些结论
甲醇从西北运到华东地区,一般运费在400元/吨左右,占售价的20%强,甲醇的运输早已成为影响甲醇市场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目前来看,汽运仍是甲醇主要的运输方式,短期内无法改变,天气、公路状况、节假日等都是甲醇市场需要密切关注的因素。
甲醇企业因运费上涨引起的成本提升已很难转嫁出去,甲醇运输企业的利润已经被甲醇企业和终端用户挤压得太低,运输企业已很难消化上涨的运费。物流调配已成为西北甲醇企业赖以生存的能力之一。
随着物流成本的上涨,国内甲醇市场的区域性走势也愈发明显。西北地区甲醇价格大幅下跌,而华东地区却稳定微涨的表现将成为常态,中间物流成本的上升就分摊给了急于出货的卖方以及部分刚需的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