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首页  >  市场

[市场]:中国化工园区纵览

来源: 摩贝视野 2016-12-20

中国化工园区概述

据MOLBASE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各类化工园区400多家,省级及以上的300家左右,占全国省级以上开发区总数的20%以上,化工园区仍然是中国工业园区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中国化工园区主要集中在沿海或沿江地区,占比最高的省份依次为江苏、湖北、安徽、广东、山东、辽宁等;此外拥有石油、煤炭或天然气资源的新疆、山西、四川、黑龙江等省也有较多的化工园区分布。                                             

图1 2015年中国化工园区区域分布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图2 2015年中国各省化工园区不完全统计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中国化工园区分类

中国化工园区发展背景各异,所选择的发展路线也不尽相同,园区的类别亦是多种多样。具体的分类方式如下。

表1 中国化工园区分类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中国化工园区的发展阶段分析

国内外典型化工园区的发展历程,其成长阶段一般可分为要素集聚、滚动开发、成熟发展、衰退/转型升级等四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各不相同。

上述四个发展阶段的划分仅仅是对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趋势的规律性描述,它们在时间先后方面有一定的顺序关系,但在某些园区的发展实践中出现一定程度的交叉也是可能的。

对于单个园区而言,影响其发展周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园区自身发展进程及其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中国按各类产业链划分的园区,均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多数石油化工和氟化工类园区,进入了滚动开发的中后期,部分园区已经进入成熟发展的阶段;多数盐化工、磷化工园区处于滚动开发阶段的中期;煤化工园区则大多处于要素聚集及滚动开发的前期。

图3 中国化工园区的发展阶段划分图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和上海化学工业园区是两个非常有特色的化工园区,下文中将选择它们作为典型进行分析。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产业分析

南京化学工业园是一家国家级化学工业园区,位于南京市北部,长江北岸,距南京市中心30公里。南京化工园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生命医药项目。南京化学工业园是新世纪南京经济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中国石化集团重点发展的化学工业基地之一,所以在此作为典型园区分析。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10月,是南京唯一的一家经国家批准,以发展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园区。园区重点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生命医药和新型化工材料六大领域的系列产品。目前,包括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BASF、BP、塞拉尼斯、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均在园区投资落户,累计投资超过50亿美元。

从下图可以看到,南京化学工业园产业集群较多,产品多样,产业链结构复杂。主要企业有中石化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金陵石化等,提供了工业园上游的基础原料配套服务。下游精细化工产业链则涉及行业众多,如表面活性剂行业、涂料原料的溶剂行业等。

图4 南京化学工业园主要产业链流程图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表2 南京化学工业园主要企业装置列表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从下图可以看到,2014年南京化学工业园四大类产业中的开工率情况相差悬殊,但整体运营情况良好。其中,精细化工的平均开工率较低,这跟国内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相匹配。基础原料的开工情况最好,部分时间出现了超负荷运转,出现此类情况的产品为C5,涉及的企业为扬巴,说明该产品在南京化学工业园中的需求量较高。

图5 2014年南京化学工业园产业链运营情况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注:柱体上下端分别表示最高和最低开工率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

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上海化学工业园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杭州湾北岸,占地36.1平方公里,一期总投资达1500亿元。截至2012年底,全区共有企业153家。该区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打造“1+4”产业组合,发展以烯烃和芳烃为原料的中下游石油化工装置以及精细化工深加工系列,形成乙烯、丙烯、碳四、芳烃为原料的产品链。

表4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的“五个一体化”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产业分析

上海化工园区的产品一体化做得较好,努力使企业之间按产品链关系有机组合,实现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目前,上海化工园区已建立起由上游赛科90万吨乙烯项目,中游上海联合异氰酸酯、拜耳聚碳酸酯项目,下游德固赛精细化工等项目组成的关联体系,形成了企业之间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共享关系,产品关联度超过80%。

此外,上海化工园区对氯气的利用也较为充分。在传统氯碱工业中,电解盐产生的氯气直接用于生产氯乙烯、聚氯乙烯。而在上海化工园区内,天原烧碱及聚氯乙烯装置中电解产生的氯气,被首先用于巴斯夫公司MDI/TDI生产,并将MDI/TDI装置的副产物氯化氢回流至天原,与赛科生产的乙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这个过程实现了氯气的二次回用,每年可节约10.7万吨标准煤,节水84万吨。另外,化工区又引入陶氏化学,利用MDI/TDI装置的副产物氯化氢来生产环氧氯丙烷。

图6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主体化工产品产业链

blob.png

数据来源:MOLBASE


一些结论

各地园区已经开始因地制宜地选择差别化发展方向;

园区的建设方式由当地的化工产业发展情况、原料供给、市场容量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共同决定。园区规划确定了园区的起点,但真正影响园区发展方向还是产业定位;

各地园区已经开始设定合理的准入条件,入园企业要在产品结构上适合园区的产业定位;

化工园区布局集中度很低,横向来看,必然导致园区的产业链条趋同;

过于倚重原料侧,配套型园区发展不足。一方面,中国化工园区的原料本身差别化利用还很不够,方式较为粗放;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迫切的产品供给不足,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的配套型园区尚未形成气候;

不少地方急于求成,不断降低招商门槛,缺乏对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必要投入,规划执行不力;

行政割据严重,削弱差别化发展条件。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行政区划方面的条块分割,另一种是产业固有体制方面形成的割据。

-

化工园区

购物车 0

不要让您的购物车空着哦,买试剂买原料
如果您已添加过宝贝,那就赶紧登录查看吧

投诉建议

  • 咨询类别
  • 问题描述
  • 联系人电话
  • 联系人

化工圈APP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