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
您对摩贝网站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在本页面反馈,我们会每天关注您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 摩贝视野 2016-12-20
聚羧酸减水剂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日本首先开发应用的新型混凝土添加剂。主要是通过不饱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共聚,将带活性基团侧链接枝到聚合物的主链上,使水泥具有控制坍落度损失和抗收缩作用,且不影响水凝的凝结硬化,从而产生极高的减水率、极小的坍落度损失的应用效果。即时在低掺量时也能使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并且在低水灰比时也具有低粘度和坍落度。他与不同水泥相比有更好的相容性,是高强高流动性混凝土所不可缺少的材料。合成减水剂的活性单体主要以不饱和脂类和不饱和醚类为主,是减水剂功能性结构的主要贡献者,是生产减水剂的最重要原料。
中国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表1 2009-2017年中国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市场数据(万吨)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注:由于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进出口税则号与高效减水剂产品共用一个,所以进出口数据量根据一定比例计算得到,进口量=高效减水剂进口量*70%,出口量=高效减水剂出口量*0.15%。
据统计,2015年国内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总产能在218万吨左右,而2014年产能约在200万吨,新增产能17万吨,增幅在8.5%。其中山东卓星化工的1万吨/年、山东晟瑞化工的10万吨/年单体、辽宁隆益化工6万吨等装置投产。国内单体产能自2007年的50万吨飞速扩展至今,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7%的高增速,2014年增长率更是达到60%,2009-201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8%,属于行业快速增长的形态结构。
据统计,2016年初抚顺浩源3万吨/年装置开工生产,目前全国产能已经达到221万吨/年左右。另外,2017年计划开工的有两套装置,总产能达到30万吨/年,分别是福建钟山化工和沧州黄骅化工,届时全国总产能将达到251万吨/年。2009-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3%,产业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背后的隐患——利润急剧缩减
2016年中国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价格与原料环氧乙烷价格波动相辅相成,从2014年11月份开始至2016年7月,单体的平均利润空间在100元/吨附近波动,特别是2016年多数时间处于亏损状态。与2014年全年单体生产利润一直处于正值不同,2015年年部分单体厂家下半年基本都是利润倒挂,倒挂幅度达200元/吨左右。倒挂主要原因是,市场供应量急剧增多,产能过剩严重,市场竞价压价现象层出不穷。另今年经济大环境疲软,国内对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购买力及需求水平减弱,厂家库存压力增加,单体价格长期处于低位震荡,甚至亏损,聚羧酸减水剂结束了黄金时代。
图1 国内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生产利润图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注:成本:HPEG成本=环氧乙烷(上海石化出厂价)*0.966+甲基烯丙醇(17000)*0.036+加工费(1200),HPEG利润=HPEG市场售价-HPEG成本
需求能否赶上供应的脚步——需求面临集中爆发可能
为落实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改造、市政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及城市供水、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等加强扶持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对混凝土的需求,作为新型混凝土建筑材料重要产品之一的聚羧酸减水剂再次受到众多商家的关注,甚至有部分高风险资本进入到该行业之中。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作为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原料,主要消费地在华北,西北地区,占消费量的50%,其次为西南、华中地区,占消费总量的30%,再次是山东华东等地,占总量的15%,其他地区各占总量的5%左右。因聚羧酸减水剂终端消费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所以华北占属最大区域,当地高铁以及高速公路建设投放量大,经济发达地区消费相对可观,所以消费聚羧酸减水剂相对量较大。
图2 国内聚羧酸减水剂需求量及产量对比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注: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需求量为理想状态下减水剂对聚羧酸单体的需求量,按照减水剂产量45%计算得到
目前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房地产短期内暂难以复苏,而铁路项目则历来是基建中的大头。今后一段时间内,铁路投资的重点将从东部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2015年11月6日,西南区域路港客户座谈会达成共识:构建铁路、港口、航运运输联动机制,共同开发西南物流大市场,为社会提供低物流成本、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便捷物流出海大通道,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据了解,铁路“十三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2.8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是未来规划建设的重点,“十三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会加大对铁路的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对混凝土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国商品混凝土产量连年递增,混凝土作为基础建筑材料,其需求量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另外,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在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混凝土的需求面临较大的增长空间。
图3 国内2012-2015年商品混凝土产量变化图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更新换代中的机遇——亟待细分产品的突破
随着第三代聚羧酸减水剂的迅速发展,其在国内的地位逐步高升,其消耗量亦逐步增加,国内聚羧酸减水剂自2011年的180万吨发展至今年用量超过350万吨,增幅在94.4%。相应之下,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总需求量自2011年的72万吨,迅速扩展至144万吨。我们认为,随着国内混凝土产量的增长,加之第三代减水剂的大面积应用,聚羧酸减水剂需求量呈现逐步增长趋势,相应对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的需求量也将出现增长。从未来的供应能力来看,国内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的供应仍有较大空缺。
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是合成聚羧酸减水剂最主要的原材料,各厂家消耗比重因工艺不同有差异,一般在40%附近。目前工业应用的主要种类有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烯丙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和甲基烯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三种。
表2 MPEG、APEG和TPEG合成减水剂特点比较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环氧乙烷是生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主要原料,大约占到其原料成本的90%。环氧乙烷的价格波动主导了聚醚单体的生产盈利情况。
中国聚醚单体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其中TPEG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据调查,MPEG以进口产品为主导,而HPEG和TPEG均为国内企业生产。2009年-2015年间,国产TPEG和HPEG产品逐步取代MPEG及APEG,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5年,我国TPEG需求量大约为75万吨左右,APEG为0.2万吨左右,MPEG为0.27万吨左右。如果MPEG产品全部为进口,其市场份额不足1%。
图4 2009-2016年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产品细分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中国混凝土网
根据调研,由于聚羧酸减水剂优异的性能,使其在商品混凝土行业的需求快速增长。预计未来,随着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领域应用比重的增大,聚醚单体的消费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APEG、MPEG和TPEG产品利润将持续良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HPEG和TPEG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市场竞争环境逐渐激烈,企业盈利空间有逐步萎缩的可能。
鉴于减水剂的性能优劣性比较,我们认为,未来HPEG和TPEG减水剂单体有望成为减水剂单体行业中的明星产品,其中TPEG减水剂单体可能是未来资本所重点关注的产品。鉴于此,我们建议青睐减水剂单体的资本,应重点选择未来发展向好、更为技能环保和高效率的减水剂单体产品,建议重点关注TPEG减水剂单体产品。
近几年,国内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成为环氧乙烷商品量最大消费下游。虽市场增速较快,但无论是从政策面还是经济面,抑或者是技术面,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仍处于供不应求局面。随着混凝土工程的大型化、巨型化、工程环境的超复杂化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在未来五年里将得到历史发展机遇,也将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行业存在门槛较低、资金流通差、无行业规范等问题,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政策面的规范和扶持。相信在政策环境和资本环境更为明朗的前提下,高性能聚、高效率的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产品发展必将形成新的投资风口。